無人機吊艙技術及其吊艙是光電偵察告警技術及其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無人機偵察的核心裝備,它將填補專門有人駕駛飛機戰術偵察角色,為此各個國家正在大力開發各種用途的光電吊艙。
無人機吊艙可廣泛用于陸地、海上、空中和空間的偵察中,其載體為車輛、艦艇、飛機和衛星等。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無人機吊艙的關鍵技術吧
1、視軸穩定技術
由于光電吊艙是搭載于運動載體上,載體的滾動、振動等都會影響各種光電傳感器視軸的抖動,造成圖像模糊,定位不準的現象,這是不允許的。所以,光電吊艙的最基本、最關鍵技術就是視軸穩定技術。
2、多傳感器機械耦合和數據融合技術
開始,光電吊艙內裝單個傳感器,后來發展為多個傳感器,如短焦彩色CCD攝像機、長焦黑白(或彩色)CCD攝像機、激光測距機、短/中/K波紅外熱像儀、目標指示器等。根據需要它們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進行組合。這就要求各傳感器的光軸要互相平行,平行度要求視穩定度指標而定;同時各傳感器探測到的數據和圖像要經過編碼、融合、壓縮、處理后傳輸給處理部門。
3、自動輔助目標識別技術
這是一種從圖像場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像增強新技術,簡稱ATR技術。如"獵犬"及無人機,能在6 min之內搜索60km的地帶,探測到目標,并用ATR算法識別這些目標,探測概率高,能實現識別坦克大小的戰術目標,探測距離可達7km。
4、多光譜、超光譜攝像技術
多光譜攝像技術是指從可見光到紅外波段有幾十個頻帶,空間分辨力從幾厘米到幾米。超光譜攝像機是對目標反射的光線響應,而不是對目標發射的輻射響應,它是以大型焦平面陣列為基礎的。
5、毫米波被動輻射探測技術
以某些頻率工作的毫米波被動輻射探測儀,可在低能見度條件下,提供隱蔽目標的圖像,可探測溫差典型值為1K。